民國二十一年(1932),與 #梁啟超 共同發起講學社的張東蓀先生與參與起草《#國是會議憲草》的張君勱先生組織中國國家社會黨,#標榜國家社會主義#主張絕對愛國主義。後來,國社黨曾參與 #民主同盟,成為制衡國民黨一黨獨大的重要成員。抗戰結束後,國社黨退出民盟,與 #民主憲政黨 合併,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的上海市成立中國民主社會黨。

張君勱一開始認為蔣中正先生一黨獨裁而一味反對,後來在抗戰期間受到蔣先生號召團結一致抗日,「#盼互相策勉#庶幾同心同德共濟時艱」的書信啟發,開始放下成見,並參與國民參政會,又代表民社黨和我國出席 #舊金山會議。張君勱先生多次與蔣中正先生針對時局交換意見,深知在國家危急存亡時刻,必須顧全大局,促進 #政治民主化,遂不惜與堅決反對國民黨統治的 #張東蓀 決裂,也要出席 #制憲國民大會,並主導 #起草中華民國憲法,對於我國憲政立下深厚基礎。而中國民主社會黨,也與中國國民黨 KMT中國青年黨並稱中華民國制憲三大黨。

民國38年(1949),中國民主社會黨隨中華民國政府前往臺灣。在戒嚴時期,國民黨、青年黨與民社黨為中華民國三個合法政黨。民社黨在遷臺後也曾多次參選,在花蓮縣、基隆市、高雄市等都曾經執政過。民社黨曾經歷多次分裂,直到民國八十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民社黨徹底失去席位,並且迅速泡沫化。民社黨被分裂後,部分黨員相繼脫黨而另外組黨,也有部分黨員則轉入民主進步黨。民國106年(2017)民社黨主席 #孫善豪 先生不幸去世後,民社黨已經名存實亡,終於因為未依《#政黨法》補正完成,#遭內政部公告廢止備案,民社黨自此終於 #名實俱亡

民社黨與本黨在 #戒嚴時期作為唯二的反對黨,長期互相合作,促進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一直以來也扮演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相互扶持,共同勉勵。兩黨也都貫徹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念,為國為民,對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作出了極大貢獻。我們曾共同合作,組成民主同盟,參與制定憲法,擔當監督執政黨國民黨施政的重責。在此,我們也非常感謝民社黨這幾十年來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並承諾會繼承民社黨的使命,致力於國民革命,為貫徹國父精神,振興中華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