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陸青年應如何看待民國
引子:中華民國作為百年來中國人追求民主、共和理想的結晶,是兩岸寶貴的共同精神財富,這筆財富不應抹殺!
提到中華民國,多數大陸青年會想起孫中山、辛亥革命,也知道中華民國的建立是推翻了兩千多年君主專制的成果。但是這段歷史被中共主導的中國大陸教科書有意無意之間給割裂了。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首先,中共自詡孫文革命的繼承者,為了自圓其說必然篡改歷史以符合自己的歷史論述。其次,孫總理的繼承者中,無論是汪兆銘也好還是蔣中正也罷,他們一致的共識是站在清共、反共的立場上。連一度宣導國共合作的國父其實也在一些場合表達過對中共的不信任感。這讓後來以武裝暴動革命奪取中國大陸控制權的中共政權惱羞成怒,因此在民國的論述上中共不惜篡改歷史。再者,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經營和發展是中共長期在宣傳陣地上所要打擊的。中共自認為取得大陸政權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然而建政前三十年政治鬥爭不斷。這期間,不但中共高層慘遭清洗,更造成了大量大陸百姓的非正常死亡。這些歷史可證可查的真相,本文無須贅述。反觀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在政府的治理下完成了諸多成就,並於1970年代開始了經濟騰飛躍升亞洲四小龍之首。80年代末期以來更積極落實民主政治,讓自由地區得以完全享有主權在民的民選政治制度。這些進步全華人地區看在眼裡,卻是中共不願希望大陸地區人民看到的。這也因而成了民國史被割被中共割裂的第三個也是最現實的原因。
隨著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興起的“民國熱”,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民間人士開始透過不同的形式研究民國史。他們擺脫以往中共史觀的束縛,通過大量揭露的史料認識民國、瞭解民國。尤其是國府遷台的歷史,被大量在互聯網傳播。民國熱的形成,為大陸青年認識民國、瞭解民國創造了有力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大陸青年開始反思中共史觀的欺騙性和局限性,這是筆者甚為欣慰之處。
然而,大陸‘民國熱“並不能讓中國大陸青年從根本上正確認識中華民國。一方面是因為“民國熱”本就是大陸有心人士利用當時中共媒體監管的漏洞才蔚然成風,一旦中共官方態度發生改變,寄生在黨營媒體監管下的“民國熱”很快就會消散。另一方面,中共主導一部分民國史研究甚至部分肯定國民黨領導的抗戰,其根本目的在於統戰臺灣;一旦中共自覺得手抑或對統戰持消極態度,便會對相關歷史論述棄之不用。我們需要靠這樣的“民國熱”來説明大陸青年認識民國嗎?
筆者無意否定前些年“民國熱”對大陸青年認識民國的積極作用,只是想通過這篇文章簡單談一談我心中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的意義,進而談談中國大陸青年應如何看待民國。
首先,中華民國立國109年留下了寶貴的民主政治實踐經驗,這是兩岸華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筆財富對中國大陸尤為珍貴。君不見,中共建政71載,所謂“改革開放”40年有餘,但如今政府體制仍是共產極權制度。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上升背後是日益分化的社會階級以及逐漸激化的社會矛盾。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民享民有民治的政府體制才是世界的潮流。此一歷史規律為中共治理下的中國大陸社會給出了一條清晰的解決之道。
其次,中華民國立國109年的立國史以及在民國政府播遷臺灣71年的治台史應被廣大中國大陸民眾包括青年人所認知。中華民國立國的109年中前38年歷史,有力證明了誰致力於國家統一、抵抗外敵;誰致力於分裂國家、建立自己的暴力政權。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共未曾一天放棄武裝暴動推翻中華民國政府這個大目標,更於民國38年于北平宣告建立政權,分裂國家的意圖昭然若揭。國府遷台70年有餘,建設臺灣、發展民主政治,本質上是繼續實踐三民主義思想。中華民國在臺灣繼續延續國祚,也有力戳破了中共視中華民國為“前朝”的歷史謊言。
中華民國作為百年來中國人追求民主、共和理想的結晶,是兩岸寶貴的共同精神財富。如今,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臺灣民主雖仍有諸多不足,但民主政治早已經在臺灣開花結果,可喜可賀。反觀中國大陸地區,中共政權仍未放棄其一黨獨裁的共產主義集權體制,這與官方自詡為孫文革命之繼承者的宣傳大相徑庭。無論是中山先生領導中國同盟會也好還是日後的中國國民黨也罷,無不是反專制、反封建的革命政黨。這一過程中國民黨也團結了無數革命團體成為共同革命事業的夥伴。這些重大歷史事實需要被廣大年輕人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青年所知曉。
今天的我們回望歷史不免彷徨,但唯有牢記先人不斷奮鬥之精神意志,才能在當下找出解決問題之道。
文:邋遢道人 | 圖:網路